这里有一些比较有趣的背景介绍
咖啡生产地图(生产量大地区的在地图上会比例膨胀 https://worldmapper.org/)
世界上有超过60个国家生产咖啡,其中巴西(阿拉比卡为主)和越南(罗布斯塔为主)占世界咖啡总产量的一半。阿拉比卡咖啡约占咖啡总产量的60%,通常价格稍高一点。另一个品种罗布斯塔更易种植维护,对疾病有更强的抵抗力。生产国大约70%的咖啡是出口的——大部分是以生豆的形式。目前,全球每年的咖啡产量约为1.45亿袋(60公斤一袋),即近900万吨。要用480,000个集装箱(20英尺的集装箱)来装这么多咖啡。如果把它们排成一列,将会延伸超过2900公里。
咖啡消费地图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市场,人均年消费量略高于4公斤,而欧洲人均约5公斤。欧洲的人均年消费量从北欧国家(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平均超过8公斤到英国和东欧大部分国家约3公斤不等。巴西每年人均6公斤的消费量在咖啡生产国中是非常高的。巴西每年生产近5000万袋60公斤的咖啡(290万吨),占全球近900万吨咖啡的三分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北上广的人均咖啡消耗也算世界前列了。
漫画版的咖啡产业链,来源:https://sinagreen.com/sina-green-coffee-matters-5/
这里是咖啡从种子到杯子十步直观感受:咖啡种植、采摘、加工、去壳、烘焙、包装、运输、磨豆、冲煮、喝咖啡。
从Allegra Strategies公司的报告来看,在英国消费端日常所喝的2.50英镑(22元)一杯的咖啡中,咖啡本身成本仅占4%,即大约10便士(1.04人民币),店租、劳动力和税收占了整体价格的四分之三。复杂的咖啡价值链意味着,在咖啡粉上花费的10便士(1.04人民币)最终只有一小部分到种植者手里(数据比较古早了)。
见惯了咖啡产业链,咖啡供应链,咖啡价值链(Coffee Value Chain)是不是你第一次见到?
价值链(Value Chain)是在商品链、供应链等学术概念上发展而来的一个新概念,1985年首次由学者Porter提出。如果学术谷歌咖啡价值链再加上各个产地国等都能搜到不少结果,除了输入中国或者云南,其中一个原因是云南咖啡价值链实在太复杂了。
咖啡价值链(Coffee Value chain)主要由四个主要阶段组成:种植、加工、烘焙和消费。这个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有环境、社会、经济和管理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咖啡发展的可持续性。
在谈论价值链时,我们又要注意决定了这条链(云南咖啡是咖啡价值乱麻,不是一条链)的背景知识:
价值链的影响者(VC influencers 有着间接的影响):有利环境Enabling environment,像是大环境下对咖啡发展有利的政策,消费端的崛起;大环境下的促进机构 Facillitating institutions,像是信贷支持、有机认证机构等等。
价值链的支持者(VC supporters 不直接处理产品本身,起着支持作用):包括促进服务Facilitating services,像是咖啡比赛、培训机构,研究者,等等。
价值链本身的参与者(Operators)通过各种各种的实际处理产品本身的活动来增加价值,比如种植户、供应商、烘焙商。这里的价值已经不仅仅是收入了,可以是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经济价值。每一个环节也会有成本(Cost),这里也不仅仅是资金成本还有人力成本、转换成本等等,最后我们从这个产业里面得到的价值,实际上是所有得到的价值减去所有成本的结果。
(同一个角色的划分是会根据不同产品价值链的改变而没有明确界限的,例如云南省的咖啡交易中心就有着不同的职能和服务,基本横跨了整条链,可以定义为任何一个角色,这是不是件好事呢?)
比如说有机认证实际是在产地咖啡种植这一步,但是这可以在种植端带来环境可持续、消费端溢价甚至还有增加社会可持续的价值;烘焙从生豆到熟豆给咖啡带来了实际的经济价值;消费端的市场营销为咖啡带来了溢价(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而成本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鲜果处理这一步,需要物质成本(加工厂的建设)、人力成本(雇人加工)、时间成本、知识成本(加工处理好了可以直接带来溢价)、经济成本等等,所以有句笑话说云南咖企之间区别是欠了银行几百十万或者欠了几百万。专业咖啡烘焙工厂,比如这里提一下关心云南咖啡产业发展也是我私心喜欢的安徽造味者 (淘宝:分子咖啡)烘焙工厂,成本那更是上了天了,就算是除了物质上和资金上的成本,烘焙本身也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夸张一点说三年才能培养一个咖啡烘焙师入门)
学术版的咖啡价值链,来源:https://bridgeit.me/coffee/
写到这里,我觉得太复杂了,不就一个破饮料,爱喝喝,不喝拉倒。我觉得这也是吸引我的地方:复杂性 (哦~咖啡你这个磨人的小妖精,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开始我的云南咖啡价值链毕业课题之前,云南的背景资料是很少,我以为这会是一片知识的荒地,后来陆续找到几篇引用量不大的文献。
云南咖啡生豆的主要购买商还是以雀巢、星巴克、ECOM领头,买卖价格跟随期货价格波动。从鲜果到带壳豆这一步有无数没有被监管到(也就是没有在工商局注册)的中间商或者二道贩子,鲜果处理厂根本找不到数据支持,和其他出名产地作对比,虽然埃塞咖农被压榨,但是处理厂是非常规范清楚的。而云南带壳豆去壳厂从我能找到的官方资料 :1000吨的 113 家,脱壳分级 1000~5000吨的 15 家,脱壳分级 5000吨以上的 4 家(熟悉其他产区的朋友看到这个数据直接脱口而出太疯狂了!)。生豆买家也是数不清了,不过也有一些生豆买家关心着云南产区的比如Kunyi昆逸。
耶加雪菲咖啡地图 图:Trabocca官网
云南咖啡价值链/云南咖啡购买指导地图(哈哈哈不好意思开个玩笑就是这么乱,我还在努力把这个分析出来 图源自百度一团乱麻)
有没有咖啡产业发展着突然就断掉的例子,还真有:非洲安哥拉由于国家动荡,土地冲突、失去资金支持等等让咖啡产业发展到直接没了。
图源:全丹最帅导师Aske PPT(每次上课我和三个同学在下面偷偷用各种语言说so hot)
怕不怕云南咖啡也发展着突然就没了,大家都种牛油果、芒果、坚果去吧~
云南咖啡价值链的升级,需要整个行业的人一起努力。
关键词:咖啡价值链,云南咖啡
咖啡金融网——数据,资讯,交易,金融,全球视野